第26章 观战论兵(上)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姬浩真 本章:第26章 观战论兵(上)

    黑云压城城欲摧。

    但因为这个季节太阳偏南。

    所以即便是午后。

    城南也没有甲光向日金鳞开的奇景。

    倒是对守城方的视野造成了一定干扰。

    众人不得不依靠楼檐遮挡阳光,才能望见江面上密密麻麻的战船。

    同时看清楚的,还有敌军在江津戍周边围成一圈的厚实栅墙,并有重兵驻守。

    至此,江津戍先被一层木围包裹,再被一层战船围困。

    彻底孤立无援。

    也彻底失去在洲上阻击敌人渡江的战术功能。

    虽说早有预料,毕竟敌众我寡是客观事实。

    但城上众人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从大局来看,江陵何尝不是一座大一些的“江津戍”!

    若援军迟迟不至。

    下一个被团团围困的就是江陵城。

    “关键在于马牧和灵溪二戍。”

    眼见气氛有些压抑,关兴忍不住开声。

    “只要那两点守住,吕蒙就难以在北岸立足。”

    望楼内的众人不管知不知用兵,此时也只能颔首称是。

    唯独潘濬低哼了一声,颇显不屑。

    不过此时城上金鼓喧嚣,没人注意到。

    除了一直站在他身旁的麋威。

    麋威心道,老登你有不同看法就赶紧说出来啊,这都啥时候了还搁这哼哼唧唧的。

    不过他能理解潘濬的心态。

    虽说因为家里的猪队友,不得不主动站出来帮关兴守城。

    但心里头肯定还是膈应的。

    而且不管怎么说。

    他是长辈,是名士,是州部长吏。

    除非关兴主动请教,否则他才不会主动放下架子。

    偏偏关兴因为父亲的关系看老登不爽,同样放不下架子。

    如果两边能精诚合作多好啊。

    麋威很是无奈,却也见怪不怪了。

    无所谓,我会出手!

    “先生,弟子有一事不解!”

    “马牧、灵溪二戍加起来不过四五屯兵,而眼下敌军单看旌旗数量就不下于十营。”

    “这四五百戍卒依托两个狭小的戍堡,真的能抵挡上万敌军吗?”

    麋威一开口,关兴第一时间就看过来。

    而守城主将一转身,其他人自然也跟着转过来。

    于是潘濬不想开口也只能开口了:

    “呵,能问出这个问题,这两日没白教你!”

    老师的架子自然还是要端着的。

    但麋威不在乎。

    潘濬道:

    “兵法云: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这句话意思是:善于防守的人,懂得隐藏自身虚实,让敌人无法轻易看穿。”

    “那两座戍堡的形制大小就摆在那里。能藏多少兵,多少粮,多少甲胄器械,对于吕蒙这种宿将来说可谓一目了然。”

    “若城中不敢出兵策应,你信不信吕蒙就会立即强攻二戍,旦暮可下?”

    “反之,若能内外呼应,则他要面对就不仅仅是那四五百兵,而是整座江陵城……调度起来自然束手束脚,耗费更多时日和精力”

    “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麋威道。

    “守城是一盘棋,城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如果不能走活棋路,城堡再多也都是死棋罢了!”

    潘濬闻言挑了挑眉:“总结得不错。”

    听到这,所有人都露出恍然佩服之色。

    除了关兴神情还有些纠结,一副想问又拉不下脸问的样子。

    麋威见状继续出手:

    “可关君一旦出击,城上的守备谁来负责呢?”

    潘濬何等人精,直接负手转过身,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

    麋威早有所料,转向关兴等人:

    “关君,你自去点兵策应城外,城上守备我来接手!”

    “诸公还不知道吧?”

    “我这两日跟随潘师学习兵法,颇有心得,今日正好检验学习成果!”

    说罢还对关兴挤眉弄眼。

    后者心领神会,故意对着潘濬的背影扬声道:

    “麋君既然成了潘公高足,那我自然是信得过的!”

    “想必麋君会替我看护好身后,不坠尊师的名声!”

    然后转向旁人:

    “诸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楼内众人纷纷称是。

    不然呢?

    他们也不懂守城啊。

    尤其是,敌将还是孙权麾下的虎威将军吕蒙。

    谁对上心里不发怵?

    “乃公早晚要被你们两个竖子气死!”

    关兴下城点兵后,潘濬气得破口大骂。

    麋威笑眯眯道:

    “先生言重了!”

    “弟子虽有逼迫先生出手之嫌,可难道不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荆州上上下下都看清楚,这江陵城并非只有关将军能敌万人,还有先生这等当世孙、吴!”

    “过去先生受到关将军排挤,纵然胸藏百万兵,却苦于无人知晓!”

    “而我身为弟子,怎能让师尊受这个委屈!”

    “所以今天即便先生怪罪,我还是要说这句话:请先生让江东鼠辈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万人敌!”

    楼内众人见状当然再度纷纷称是。

    不然呢?

    驳了潘濬的面子,关羽也不会因此奖赏他们啊。

    只能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尽管潘濬还是哼唧不断,但到底没有再背过身去了。

    就这一会功夫,江津州上的敌军有了动作。

    数个一字排开,延绵近两里的方阵同时启动。

    如滚滚浊浪向大江北岸卷来。

    而敌军之所以选择从这里开始登岸。

    首先一个。

    当然是因为江津附近本就有大量沙洲。

    加上秋冬水浅。

    只要摆上几艘船就能当临时浮桥用。

    其次则是因为过去两日,关兴在廖化的建议下进行了坚壁清野。

    江边能用的渡口早已提前烧掉。

    几处能行船的水口也用木石和沉船阻塞。

    在重修渡口或者疏通水口前,敌军无法用大船高效地运兵。

    当然,选择走沙洲这段路登陆。

    意味着必须承受岸上戍卒的阻击。

    几乎在敌军启动的半刻钟后,麋威就看到马牧、灵溪二戍各有一队人马前出阻敌。

    不过因为江陵城距离江边尚有五六里远,所以暂时看不清战况。

    但可以想象,这两队人马最多也就迟滞一下敌军上岸的速度。

    能拖一两个时辰,就算对得起这两个据点的战略位置。

    如果能拖到天黑,那就是超额完成任务。

    就在此时,有探马入城报信。

    说下游东岸发现了一支约莫三千规模的敌军。

    正沿着东岸江堤逆流北上,直扑江陵方向而来。

    麋威稍稍回忆了一下周边地形。

    因为江水过江陵后拐了个大弯南下。

    所以下游的东岸跟上游的北岸,实际上是同一边。

    又因为江陵城东郊湖泊连片,所以那个方向并没有如马牧、灵溪这种大型防守据点。

    至少当前没有。

    一来,湿地本就不易筑城;

    二来,湖川本身就是天然的“护城河”。

    当然了,再好的护城河,也总需要人去防守才有意义。

    而眼下江陵根本分不出足够兵力去守那片广袤的水泊。

    这么一想,东边那一路的敌军虽然远在下游东岸。

    但未必就比西边沙洲那一路来得更慢。

    三千本身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兵力数字。

    那么一个紧随而来的问题是:

    东西两路敌军,哪一路是主攻,哪一路是策应?

    或者都是主攻?”

    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到后续守城兵力的布置。


如果您喜欢,请把《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第26章 观战论兵(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第26章 观战论兵(上)并对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