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潘秘的建议,麋威重新调整了漕运。
如此施行小半月。
总算在隆冬时节到来前,将先前大军遗落归路的物资回收个七七八八。
顺利完成关羽交给他的郡,柴桑县。
平南将军吕范夜半收到急信,披星出门。
匆匆来到江边,一艘足足有五层楼高的巨大楼船,赫然系泊在距离渡口不远的深水处。
因刻意遮掩明火,加上夜色朦胧,远远看上去,如一头游荡至岸边的水上巨兽。
望之令人生畏。
稍稍走近,吕范总算看清船上旗帜。
正是一头一尾,一大一小两面“孙”字旗。
面色不免怪异起来。
且说,急信上已有说明,今夜船上将领有两位:
征虏将军,孙皎字叔朗;
武卫都尉,孙桓字叔武。
这两位都是孙氏公族当中的佼佼者,此时西去荆州支援倒也合理。
唯独,两人既是孙权的弟、侄辈,又是孙权麾下将领。
于情于理,都没资格使用这种奢华的五层楼船作为主将本部的。
须知,就连吕蒙这个督军大将都没这待遇呢!
若是旁人,此时不免要暗讽一句孙车骑任人唯亲。
但吕范吕子衡与江东孙氏之间,自有一番殊遇
所以只是稍稍怪异片刻,心中已有猜测。
而果然,下一刻,一艘小舟从楼船下缓缓驶来。
“子衡!”
一道长上短下的矫健身影屹立舟头,遥遥发声。
“当初早听你的话扣下刘备,就不会有冬日舟车劳顿之苦了。”
“孤悔不当初啊!”(注)
吕范闻声一时释然,继而肃然。
连忙趋步上前,欲扶那称孤道寡之人登岸。
但那人却只让小舟缓行下来,并无靠岸的意思。
“孤听闻,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今欲逆流而上,夺回荆州,却又担心身后不稳。”
“不知子衡可愿为孤后镇于建业?”
吕范自无不可,躬身应命。
他善于运筹帷幄,却不擅长冲锋陷阵。
这种镇守后方、替前线足食足兵的工作,正适合发挥他所长。
但应命之后,心思稍转,忽又感觉船上那人此番亲征虽是题中应有之义。
却未免有些迫不及待。
竟是连上岸稍驻一夜都不愿意。
于是劝谏道:
“前些时日陆伯言来信,说取江陵已经失了先机,而吕虎威又日渐病笃,南郡战事已然难为。”
“往后孙刘两家只怕还是要媾和的。”
“既如此,主公何妨大张旗鼓,信步缓行,以展现从容不迫之态?”
闻得此言,船上那人沉默片刻,方才缓声道:
“那就请子衡替孤在江上大张旗鼓,继续缓缓发兵增援吕子明。”
“至于孤……你就当孤今夜不曾来此。”
吕范闻言微愕。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主公的战略野心。
正如当年低估了对方竟敢放纵刘备去江陵一样。
但未等他再开口,小舟已经悄然转回楼船方向。
……
翌日,关羽中军大帐,日常商议军情。
诸事商议妥当后,麋威突然提了个军事建议。
……
注:孙权早在当大魏吴王前就称孤,比如他曾写信威胁曹操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可能是史家以后人角度书写,也可能孙氏早就展现出割据姿态。这里不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