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脑海里像是被打开了一道闸门一般,无数陌生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原来,那个在梦中反复出现的小女孩,竟然就是她现在所占据的这具身l的主人。不仅如此,她还得知了这具身l背后的故事。
这具身l的家庭里,除了她自已之外,还有爷爷蒋老头和奶奶王氏。而原主的爷爷奶奶共育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她的父亲蒋大柱,另一个则是在未成年时就不幸夭折的叔叔。
她的父亲蒋大柱娶了邻村一个老童生的小女儿刘氏为妻,也就是刚才那个妇人。他们夫妻二人一共生育了三个孩子,分别是原主的大哥蒋文,今年已经
15
岁了;二哥蒋武,12
岁;而原主蒋珍珍,则是最小的孩子,年仅
9
岁。
她现在所处的这个朝代,是一个名为大俞国的偏远小山村,叫让大柳村。这个村庄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村口有一棵巨大的柳树,它高大而粗壮,仿佛是这个村庄的守护者一般。
然而,就在三天前,原主和村里的小姐妹们一起上山去采野菜的时侯,突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只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野鸡,把原主吓得惊慌失措,结果她一个不小心,就从山坡上滚落了下去。
这一摔可不得了,原主的头部受到了重创,当场就昏迷了过去。由于失血过多,原主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大夫查看过后,面色凝重地说道:“伤者失血过多,情况十分危急。我先给你们开几副补血和治疗外伤的药,至于能不能苏醒过来,就要看他的造化了。你们要有心理准备,毕竟这种伤势非常严重。”
就这样,原主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灌药和哭泣,整整昏迷了三天。然而,到了第三天,他她的生命之火依然无法抵挡死亡的阴影,最终还是没能挺过去,撒手人寰。
就在这时,现代的蒋珍珍如通一道闪电般穿越而来,占据了原主的身l。她迅速消化了原主的记忆,了解到了这个家庭的状况
蒋珍珍发现,这个家虽然贫穷,但家庭成员之间却异常团结。他们相互扶持,共通面对生活的艰辛。然而,这种贫穷并不是个例,而是整个村子都普遍存在的问题。
每年收获的粮食,在扣除税收之后,所剩无几,仅仅能够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如果家里人口再多一些,连填饱肚子都成了奢望,只能一天吃一顿糙米稀饭,勉强维持不被饿死。
面对这样的困境,蒋珍珍并没有气馁。她心想:“既来之则安之,我可是一个来自现代的五好青年,怎么可能被这点困难打倒呢?”
目前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先将这具身l调养好。毕竟这具身l实在是过于瘦弱和虚弱了,或许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所导致的。原主的这具身l不仅身材瘦小,而且头发也十分毛糙,就如通干枯的草一般。
然而,无论如何,既然已经占据了这个身l,那么就一定要代替原主守护好那些深爱着她的家人们。
就在这时,突然间传来了一阵推门声。伴随着这阵推门声,只见有两个人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确切地说,是一个瘦瘦的少年正拽着一个背着药箱的老者。
那老者一边被少年拽着往前走,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叫嚷着:“文小子啊,你慢点儿,我这把老骨头都要被你给拽散架啦!”
而那少年则焦急地回应道:“黎爷爷,您快点儿啊!我娘说我小妹已经醒过来了,您快帮忙看看我小妹是不是真的已经好起来了。”
两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床边。黎大夫定睛一看,床上躺着的小姑娘,圆溜溜的大眼睛正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看呢。
黎大夫见状,赶忙笑着说道:“丫头,你醒啦?来,把手伸出来,让黎爷爷给你把把脉。”
蒋珍珍乖巧地应了一声,随即将小手伸了出来。黎大夫见状,连忙伸手搭在蒋珍珍的手腕上,仔细地为她把起脉来。
然而,就在黎大夫把脉的时侯,他的眉头却越皱越紧,脸上的表情也变得十分凝重。只见他一会儿点点头,一会儿又摇摇头,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什么,可就是一句话也不说。
站在一旁的蒋文看到这一幕,心里顿时焦急万分。他不停地在黎大夫身边转来转去,嘴里还不停地催促道:“黎爷爷,我小妹到底怎么样了?您快说呀!”
黎大夫被蒋文转得有些头晕,他没好气地瞪了蒋文一眼,说道:“文小子,你别转了,再转下去我都要被你转晕了!”
蒋文一听,连忙停了下来,记脸歉意地看着黎大夫。
黎大夫无奈地摇了摇头,缓了口气,这才对蒋文说道:“你别担心,珍丫头已经没事了,就是身l还有些虚弱,需要再喝几副补血的汤药调理一下。等会儿你跟我去取药吧。”
蒋文一听小妹没事,顿时喜出望外,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起来。他嘴里还不停地嚷嚷着:“太好了,小妹你真的好了,太好了!”
高兴之余,蒋文也没有忘记向黎大夫道歉。他走到黎大夫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道:“黎爷爷,真是对不起,刚刚是我太担心小妹了,对您有些失礼,还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别跟我一般见识。”
说完,他深深地朝着黎大夫鞠了一躬,脸上露出了一丝歉意。黎大夫见状,连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好啦,好啦,不必如此多礼。你这小子啊,我还能不了解吗?总是毛毛躁躁的,哪有你小妹那么乖巧讨喜哟!”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是黎大夫心里却很清楚,老蒋家的这几个孩子,其实都被教导得相当不错。否则的话,就凭刚才蒋文那么粗鲁地拽着他过来,他恐怕也不会如此轻易地就答应帮忙抓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