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半页残书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油纸伞七七 本章:第9章 半页残书

    春末,山林草木渐丰,野花一夜间漫过了村口的石阶。

    沈绾近来手头紧,为了给赵老二娘续药,常去山上采草。她识药极准,一看茎叶脉络,便能辨得七八成。虽不敢自称郎中,但村中老少病恙,大都找她。

    这一日午后,天色还好,她背着竹篓走入村后山,寻几味常用的藤叶解毒草。

    绕过一处旧山神庙时,草丛中忽然传来“咔”的一声。

    她停下脚步,目光微敛。

    又是几声轻微咳嗽,像是压着嗓子的。

    她拨开草丛,果然看见一个人倒在庙后。那人背靠残垣,身上穿着一件墨灰长衫,左肩鲜血已将衣襟染透,脸色苍白,嘴唇干裂。脚边滚落一本书,半页撕碎,被风吹得哗哗响。

    沈绾警觉地后退一步。

    那人听见动静,费力抬起头,眼神有些迷离。他张了张嘴,低声吐出两个字:“水……水……”

    沈绾皱眉,却终究从腰边掏出水囊,递过去。

    他喝得急了些,呛咳几声,水从嘴角溢出,沾湿了书页的边角。

    “你是谁?怎么会在这山里?”她没靠近,只蹲在一旁问道。

    那人艰难地抬起手,指向怀里:“我……我从东南镇逃出来……官差在查‘失印案’,认错人,把我抓了。我是……是大理寺旧属的吏员,名叫苏砚之……”

    沈绾心中一动,却未露声色。

    大理寺、失印案、错抓人……这些词句,让她脑海中隐隐浮起三年前那场席卷朝堂的风暴。她没问,却将手中药篓放下,从中取出绷带与金疮药。

    “你伤得不轻,我给你包扎,但事后你得告诉我,你究竟为何来此。”

    苏砚之强撑着坐起,望着她的动作,神情一阵恍惚:“你……你不是村人。”

    “你也不是。”她冷淡地答。

    她手法极稳,先用山泉水冲净血口,再抹药、上绷带、缠布,每一步都清清楚楚,没有多余废话。

    苏砚之咬着牙,硬是没哼一声。

    “你若真是大理寺的人,怎么会独自一人躲在这偏山破庙里?”她看着他,“这不是普通官差的逃亡方式。”

    他沉默片刻,才低声道:“我原本只是书吏,誊写卷宗。前阵子查库时偶然发现有沈案卷宗编号对不上。我怕惹祸,想悄悄抄下卷尾——谁知被通僚察觉,扣了‘擅改公文’的罪名。”

    沈绾手中动作顿了片刻,但并未抬头。

    他继续道:“我没改,只是想知道……当年那案子为何连夜结案,连供词都没完整抄录。那晚,卷宗被人火烧,我是唯一被留下的人。”

    “你为何跑来这里?”她问。

    “我一个表亲曾在此村让过粮税抄录,说这村偏僻、人少、路杂。我原打算躲几日,结果在山上被狼咬了一口……”他苦笑一声,“如今连书都守不住。”

    沈绾眼角扫过那本散了半页的书,封面写着《河东旧案录》。

    一页页风吹翻起,她忽然看见其中一行字:“沈氏族案,改卷不存,罪状不全。”

    她指尖慢慢收紧。

    苏砚之已昏昏欲睡。沈绾将他搀起,带回了自已偏屋后的小柴房。那儿不住人,干净也僻静,足够容身。

    村中人见她扶了个陌生男子回来,有人私下议论,但她淡然应对,只说“路遇伤人,救命而已”。

    夜里,她熬了一锅薄粥,添了姜片。

    苏砚之躺着喝了几口,说了句:“这粥比官署的都香。”

    她没回话,只将空碗接过,转身洗净。

    几日后,他伤势稍好些,便坐在屋前晒太阳,看她为小夭缝衣、为赵老二磨药、为村里老人煮粥。

    他问:“你原是让什么的?”

    她轻声道:“抄经。”

    “手真稳。”

    她笑了笑,却没解释“抄经”究竟是哪一类。

    苏砚之试探着说:“你若愿意随我回都中,也许能帮我澄清‘沈案’。”

    她看了他一眼,眼神平静得像一口枯井。

    “你觉得,一个小吏逃出来,一个被烧毁的卷宗,一本残破的旧书,能澄清什么?”

    “但我必须试。”

    她摇头:“那你也该知道,很多人就是在‘必须试’的时侯死的。”

    他沉默了。

    她没再说,只转身将门关上。

    风吹进来,卷走了地上一角被晒干的残页。

    那一夜,她在纸页背后写下:

    “苏砚之:话多,胆大,求义不惜命,可信五分。”

    她不知道这五分,将来是否能换她一条命。

    但此刻,她愿意留下他。

    哪怕,只是为了一个,曾试图翻开那被烧掉的案卷的人。


如果您喜欢,请把《满朝权贵都怕她》,方便以后阅读满朝权贵都怕她第9章 半页残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满朝权贵都怕她第9章 半页残书并对满朝权贵都怕她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