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9帝僧会面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海?棠?春睡暖 本章:0379帝僧会面

    “那感情更好!”

    “既然大师也对我大明观感甚佳,不知可否,为这即将到来的盛世繁华,添加一份力呢?”章邯面带希冀之色。

    道询大师倒是没有如其他人一般,章邯这个大明一开口,便忙不迭点头应下。

    像他这样洞明世事的出家之人,虽然不会说对世俗皇权熟视无睹,但也没到面对皇权战战兢兢,膝盖软的那等程度。

    只见他不紧不慢,皱眉装作思考一番,才回道;

    “陛下的意思老僧明白。且之前张大人上小寺拜访老僧的时候,已然把话说得十分清楚。

    只是,老僧心中至今有一个心结,希望得到陛下您的帮助。”

    “不就是那烂陀寺的重建么,这件事情大师尽管放心。

    我大明虽然管控境内各宗教,但,在大名境内却是崇尚信仰自由,子民平等。

    佛教作为从大明发展的本土宗教,且在大多数地方影响力不容小觑。不用大师这般操心,我大明朝廷也定然不会让佛教在自己的发祥地沉沦下去。”

    “至于重建那烂陀寺,恢复其盛况~

    这件事情,昨日张部长向朕陈禀后,朕已然心中有了腹稿。

    回头朕就会给宗教事务部和工部下个条陈,让他们商量个靠谱的重建方案出来。”章邯胸有成竹,说出这番话。

    “阿弥陀佛,老僧代天下释家弟子,感谢陛下对我佛门的馈赠。必日日祈祷陛下福寿安康,大明江山永固。”

    道询大师面带喜色,起身,对章邯诚心一拜。

    章邯只是泯然一笑。

    也直接自顾自起身,走到亭子的边缘,伸手指着南方远处,那重重宫阙说;“大师不必如此!大明重建那烂陀寺是基于大明现实的需要,而非看在什么情分上。

    我章邯入此地,建立大明王朝,只问苍生,不问鬼神。”说完这番话,他回头大有深意看了道询大师一眼,点醒对方;

    “大师不要介意就好。”

    道询大师闻听这番,不由再次高看面前这位大明皇帝一眼。

    从刚开始接触到现在,这位大明皇帝每每语出惊人,且言语之间,那种成竹在胸的态度,和操弄天下的心态,道询感受得十分深切。

    所以他刚才才恭维出那句“圣人出"的箴言。

    但此时,对方一句“只问苍生,不问鬼神”,却是又让道询,再次对面前这位年轻的帝王有了一层更清醒的认识,也更加高看了那么几分。

    且他意识中也认为,从短短接触这段时间来看,对方并不像是故意在自己面前夸大其词。从进入沿途自己粗略观察来看,大明官府相较于大宋官府,差距也十分明显。

    给人最不一样的感觉,若是非要形容,便是两个字—“务实。”

    当初,刚进入大明境内不久的道询大师还略感诧异!

    毕竟史书也不是他这等人看不到的内容,历朝历代,官府拖拉,腐化都是常态。除了开国的时候官府稍微务实,效率较高,做出一些实事,往后必然一代比一代差,。

    这倒不是人员素质变差,而是多方面原因所导致。

    大明虽然目前也是刚开国不久,但给道询的感觉却是与史书中的中原王朝大为不同。给他种莫名感觉,大明这种务实的办事效率,怕是不会仅仅持续几十年。

    今日,当他见到章邯这个皇帝,一番交谈后,他固然觉得找到这种感觉的源头,可心中仍旧存着些疑惑。

    章邯不会知道道询大师心中的想法,待敲定重修那烂陀寺后,双方便已经默契默认了,道询大师帮助大明修建桥梁的事情。

    目前,大明急需在修建桥梁的地方共有三处,且一处比一处工程建造难度大。

    第一处是在印度河上搭建大型桥梁。

    印度河流经次大陆西部,发源于青藏高原,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也是次大陆古文明的发祥地。

    但比之横河,其水流量不算特别大,且整体还算平缓,是难度最低的地方。

    第二处自然便是贯通恒河两岸的桥梁。

    恒河作为世界上数得清的大河之一,灌溉次大陆北部数百万顷的土地,比之黄河有过之而不无不及,就是比之长江流量也不差多少。

    且想想后世黄河长江跨河、跨海大桥什么时候的修的,其中的困难,便能一窥其工程难度。

    若说跨越恒河工程难度大,那么第三处修建桥梁的地方,无疑难度再次上了几个数量级。

    乃是几座链接岛屿和陆地的跨海大桥。

    随着东部东明港各种配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开展,次大陆西边的孟买港,也不可避免要作为西方补充,提上规划日程。

    孟买译为‘美丽的海滩’。

    这里目前生活的,都是一些土著小村子,人口规模不大。

    在次大陆西海岸上,北部泥沙淤塞,南部高山林立,唯独孟买港具有发展港口的良好条件。

    可遗憾的是,孟买地区的深水良港并不在大路上,而是一座距离海岸线,三十里地,由数座岛屿分散形成的港口地。

    所以,要想在次大陆西侧把这座港口建立起来,便需要在海岛于大陆之间建造跨海大桥,还要在几个岛屿上修建跨岛大桥,想想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工程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

    历史上,直到数百年后,大英帝国殖民印度,才花了十几年时间,把这些岛屿和陆地连接起来,孟买的深海良港,那时才发挥出了它的历史作用。

    不过,大明已然等不及。

    目前可以预见,大航海时代大幕即将开启,章邯这个帝国的统治者和规划者,不能坐视大明西海岸这座唯一一座深水良港就此荒废。

    之后,这里不仅是大明通往系印度洋的桥头堡,还是大明舰队的重要基地,重要异常。

    三种大桥,周边的情况章邯已经命人做好详细图纸和说明,让宦官取过来,面色郑重亲自交给了道询大师。

    “大师,只要能把桥修建起来,不管是人力、物力、财力!大明朝廷,不计一切代价支持。

    大明上下,包括朕,定然为大师塑像立碑,留史丹青,让大师在大明境内,万古留名。”

    道询接过章邯手中的图纸,又听了面前皇帝如此郑重许诺,刹那间,老和尚整个人都变得精神振奋起来。

    没办法,章邯给出的条件太诱人,这是准备将他捧上神坛的节奏呐。

    “陛下放心,老僧也算在造桥一道上略有心得,定然不负陛下爱嘱托!”

    老和尚还能怎么办?直接毫不犹豫同意呗!

    “那就一切拜托大师了,若有需求,直接派人来找朕。”

    章邯闻言,眼睛弯弯,说话语气十分和蔼可亲。

    ......

    之后,道询大师又和章邯探讨了一些桥梁的规制要求等问题,便又被宦官领着,用御车把他和一起来的两个弟子,送回了原先下榻的驿馆。

    到了驿馆后,这时天色已然渐渐昏暗。

    用过斋饭,道询大师在照例带着随行弟子们做了晚课后,这才回到房间,拿起白日章邯递给他的那本详细图纸,细细研看起来。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下去,道询大师眉头就没下来过。

    无他,难度太大。

    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大明皇帝,现在反悔也是来不及了。

    就算此时推脱说自己建造不了,按照今日所见,大明君主的性格,倒也不会怎么他。

    可道询大师明白,那时,自己在大明上至皇帝,下至朝臣心中的分量,定然也会跟着一落千丈。

    这是道询现在所万万不可接受的。


如果您喜欢,请把《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方便以后阅读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0379帝僧会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0379帝僧会面并对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