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中奸计失三城遗恨千古2
军损兵折将,实是愧对岳丈大人!”黄浩说话时,俊面羞得通红。
“贤婿,胜负乃兵家常事,此些小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贤婿千万莫要自责!”白衣老者大笑一声,转过身子,又对了义军将士大呼道:“弟兄们,请尽快上船!”携了黄浩之手,共同登上大船来。他立身于船头,见义军将士已然尽数入船,大手一挥,大声道:“启航!”便见篙、桨荡动,船队飞驶南岸。
黄浩见船直行向南,而不往东南驶去,心中颇觉诧异,于是问白衣老者道:“岳丈大人,咱们不回池州么?却又要到何处去?”
“贤婿,池州回不了了,咱们去江州。”白衣老者面色一肃,口中发出深沉之声。
“岳丈,池州怎么了?”黄浩大惊失色。
“贤婿,池州已然落入高季兴这奸贼之手了!”白衣老者黯然道。
“岳丈,您说什么?”黄浩乍闻此言,如遭雷击,眼前一阵眩晕,身子一抖,便向下倒去。白衣老者手出如电,一把扶了他。
白衣老者扶黄浩身子坐于船头,又取了一粒丹丸,与他服了。黄浩静坐船头,调息片刻,便已然稳住心神。他长吐了一口气,语声平静地道:“岳丈大人如何便识得池州失守之事?”
白衣老者道:“贤婿,今日晨间,岳丈去池州瞧女儿,才至城下,忽听城头上有人大声喝道:‘何人如此大胆,在此探头探脑的?还不快与老子走开!’岳丈听得喝声不善,心中吃了一惊,疾忙抬头,向了城上望了过去,但见城墙之上,几队官兵手执长兵短刃,耀武扬威地巡来巡去,一个将官模样之人正对了岳丈大声吆喝。岳丈又向了城头飘扬的大旗望将过去,终瞧清上面书了个‘高’字。此时,岳丈才识得池州已然不在义军之手了。岳丈见池州失守,不由的大惊失色,一时便踌躇起来。城上官兵见岳丈一时不去,又乱声叫道:‘老家伙,再不滚开,便要放箭了!’便见箭发如雨,向岳丈射了过来。岳丈见事已至此,识得再留此处,终是无益,且是不智,只得怏怏离去。岳丈走出不远,寻人问时,才识得那高季兴奸贼乘贤婿离开池州之机,发兵突袭池州,义军将士不敌,终至池州失守;由人口中,岳丈又识得贤婿正被朱温老贼围于巢湖南岸。岳丈得了此讯,思虑再三,识得当务之机便是去江北救授义军。岳丈主意既定,当下疾返江州,带了兵马,去接应贤婿,才至此处,便遇上贤婿而回了。”
黄浩听得白衣老者之言,疑惑道:“岳丈,家母与家叔均是极善用兵的,又有茑儿、彤妹二个武功不弱之人相助,池州以近十万精兵之力防守,怎的一时便陷落了?”
“贤婿,这个岳丈便不好说了,只怕是池州的义军之中出现了奸细了吧?”白衣老者面现难色,口中猜测道。
“奸细?”黄浩沉思片刻,旋又摇了摇头,肃声道:“岳丈,池州的义军将士均是些忠贞不渝之士,是断不会出现内奸的!”
“但愿如贤婿所言!”白衣老者听黄浩说得如此坚定,点了点头,慨然道。
黄浩问道:“岳丈可识得家母、家叔、彤妹、莺妹的下落么?”
“贤婿,此事岳丈亦是晓不得的。”白衣老者摇了摇头,口中发出悲惋之声。
“岳丈,家母等至今下落不明,只怕是凶多吉少了!”黄浩口中悲声说话,眼中不觉落下泪来。
“贤婿不须过于担心,吉人自有天相,想来亲家母等人是不会有事的;且是愁亦无用,还须开怀为是。”白衣老者虽是心中难过,口中却柔声劝慰道。
黄浩一时之间,竟识不得说甚为好,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说话间,船已靠岸。众人下船,进入江州城来。义军将士入得江州刺史府,才坐定,便见守城门的兵丁领了三人走了进来。
黄浩见得三人,顿足道:“苍天误我,令我连失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