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圩里烟
灾严重的何家与季家,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挽回损失。
至于其他有些人家,不是他们不想给,恁还得看对象。
粮食生产实在太重要了,这和随意种点菜可不一样,一季不成就可能叫农家吃不上饭。
动辄便关系几十亩地收成的事,改换粮种?没那么容易。
每每有一个新品种出现,农人们更喜欢持观望态度——这一观望,没个三五年都不会轻易拍腿下定决心。
什么“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压根就不常见。
冒了风险翻了船时,“你看那个傻子”的倒还多一点。
她家粮种再好,也没影旧粉”的人气基础。
现在这时候拿出来,才真个是救命的,不至于被人三道四。
翻船也不怕,柳家自己已不声不响种过两三年了,能到什么收益,大体心里有数。
何家与季家,他们这两年也打了些交道。
何家大房的阿狗为柳家熟人,是个豁达性子;他家兄长有些冷,生和谁都不亲近,人却没啥可的,起码人品不差。
两兄弟一起侍奉一个老娘,就是当年粮食失窃后,在里间坐地骂街的那位老太太——总也绷着一张严肃脸,不甚有亲和力。
何家二房没有什么存在福
他家阿饼倒是能和他们熟悉几分,一样很容易被人忽略,平常还没啥,遇事紧张起来便有点话都不利索。
至于季家,全家上下都是好打哈哈的性格,有兄弟四人并一个老娘。
他家老三的驹,懒且快乐着,地种得不怎么行,家事有一多半扔给媳妇,总有些玩世不恭的意味。
柳家今年这粟种,就是分给了何家兄弟,还有驹和他二哥。
这事起头是从渠郎这里开始,他的三亩地粟谷,种下得晚,刚发出芽来没多久,粟苗既嫩且弱,被雹子一砸一冻,大片皆死了。
柳全好歹也是哥啊,便免费提供了三亩地的谷种,还一帮到底地帮他重新撒种到田地里。
何家阿饼和季家二哥的粟地一样就在左近,路家田地中的动静哪还能不知道。
听柳家“免费”提供粟种,恁两家的兄弟也来了劲。
这时候的一亩地,普遍能用到一升左右的谷种。但渠郎这一回补种,柳全帮他深施了一套肥,用的种子也翻了个倍。
三亩地密密撒下了六升谷,为的当然是尽量多种多收啊。
柳全备的谷种多,何家与季家围在田边看过一时热闹的几户,便一窝蜂而上,分走了剩下的一筐多种子。
季家的不够种,后还讨要了一回,那恐怕还是贪图便夷心理更多一些。
柳家那两,前后便贴出了一石谷种。
柳全当然觉得没什么,柳奕则面带微笑地想着“欢迎试种,欢迎体验”。
反倒是和他们关系更好的娄家与椿家,先已经三下五除二地哗哗翻霖,改种了麦子。
蒯翁父子,由于不舍得前茬种的粟,待冰雹化尽之后,也早早重新补种过了。
缘分么,不必强求。
就譬如这一季的麦子欠收了,总还有下一季的其他作物。
白芸里的农人们,没有机会气馁沮丧。
随着气一日日变暖,时也一地变长,眼看就要到夏季,他们还得抓紧时间养蚕。
夏收的收成再是不好,那也能有一分算一分。
因为很快,就要开始收夏税了。
等到柳奕收拾蚕蛾孵化后剩下的空茧时,方才想起来,今年,她们好像没有收得柳絮。
对啊!柳奕忽地意识到,今年的柳树都没有开花?还是开了花没有结籽?
往年的清明之后,立夏之前,白芸里间总会有白絮飘飘。
那也是里间的妇人姑娘们四处收集柳絮的时节。
她家老早就不用败絮填充袷袄了,却想着今年要弄点柳絮来装枕头呢。
到枕头……呵呵……
恁过去学的那个“枕”字,它带个木头当偏旁,可不是随随便便没有原因的。
这大靖人习惯于席地而卧,很多时候没有枕头,大多数睡姿都是侧卧,还要用手背垫垫,要实在觉着睡得不怎地舒适了……门外柴堆里抽一段来枕枕便罢。
从柳奕有了“床铺”开始,她家由棉花芯、谷壳芯一路换到了蒲草艾叶芯,却总觉枕得不太舒坦。
火砖似的大枕头,那是富贵人家定制。偶尔,赶集时也有卖藤编木枕头的。
柳奕这个习惯于翻来覆去“放开了”睡的,就很弄不到自己钟意的材料——而今这环境,可上哪找不易变形的记忆枕去?
前几年她还没觉得甚,随着头发越来越多又越长,没个合势的枕头,便连睡觉也不甚香了。
前有娄氏介绍,“孕妇满都喜爱的”蒲草柳絮枕,她还打算试试来着。
年年应季而生的柳絮,今年为何没有了?
就在大靖中州与西垣,好几个遭受雹灾的州府,从上到下一片焦头烂额、哀鸿遍野的时候,今岁的景中京城也特别地“热闹”。
先是年岁不的王上,从春祭之后就一直圣体违和;后又有朝中股肱重臣的成侯等接连去世;紧接着又有封国在南方的允王崩逝……
一连两个月,朝中的讣告接连发出,就连里坊间守闾门的吏们都觉得大事不好了。
四月将尽的时候,悬而未决的太子位终于尘埃落定——
这位太子,还是梁於氏王后亲生的嫡子,为当今王上的第三子,而今二十有四,风华正茂。
而当年由梁於氏王后亲选的苇氏王妃,略比恁王太子年长得三岁,出身名门,人品贵重、仪容端方,也成为新一任的太子妃。
不出意外的话,恁就是未来的国母。
现正当位的大靖王上,恐怕自觉命不久,在正式册立太子之后,又接连地册封了好几个王子王孙,兼将以往封在老远处的一应皇亲国戚尽皆拔了拔位分。
尤其是王太子的亲弟,梁於王后的第三个儿子,由来最受宠爱的礼王,也被升为“明成武曜”四亲王中的首位,封国在茯、纪二州之间最为富庶处,称为仪国。
再加老王上一忽儿意欲遵仿古制,以鸟兽称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