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咱的标儿,居然活了六十九岁?!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作者:翻个小白眼 本章:第27章 咱的标儿,居然活了六十九岁?!

    “咱没有!”

    “咱没有收割百姓!”

    “咱没有!”

    “在这里胡说八道,血口喷人,少它娘的放屁!!”

    “你说咱别的咱认,你说这个,咱它娘的就是不认!”

    “咱什么时候用宝钞收割百姓了?

    咱说了把百姓放在心上,又岂是嘴上随便说说而已?

    元朝的时候,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各个地方遭了灾,朝廷不仅不赈灾,反而还变本加厉,不顾百姓死活,加收赋税,逼着百姓去死。

    咱大明建立以来,积极赈灾,哪里发生了灾祸,咱没有第一时间让人竭尽全力去救灾?

    不仅救灾,咱还根据受灾情况严重的程度,给各个受灾的地方,减免赋税。

    中都城上,李善长这个韩国公,欺上瞒下,修中都不按咱的规定来。

    把百姓往死里用。

    导致很多百姓,因修中都而死,或者是落下残疾。

    咱知道后,把那即将修好的中都城,都给废了!

    那是咱心心念念,一直想要修建,并迁过去的中都!

    咱立刻花大价钱抚恤百姓。

    众多税务官欺上瞒下,徇私舞弊,贪墨钱财,侵吞民脂民膏。

    涉及到全国各个府县的主印官,以及报税官。

    多达三千多地方官员参与其中。

    朝堂上,还包括户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

    咱是一点儿没手软。

    户部尚书,两个侍郎,全都给杀了,腰斩弃市!

    一千多名入京报税的官,全部杖八十,流放三千里!

    这些人,熬过杖刑和流放,活下来的不足百人。

    地方上的一千多主印官,则尽数斩首。

    多少人劝咱,不能牵连如此之广,法不责众。

    不然会天下震动,弄不好便会危及社稷。

    可咱还是把他们给杀了!

    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贪官污吏贪污成风,上欺朝廷,下欺百姓。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不杀不足以震慑人心!

    咱还设立登闻鼓,允许各地受了冤屈,在地方上无法伸冤的百姓,可以前来京师敲登闻鼓。

    任何人不得阻拦。

    登闻鼓响,咱哪怕再忙,都要立刻放下手头的所有事务,前去接连敲响登闻鼓的百姓。

    把事情给处理好。

    洪武五年,登闻鼓响,所有牵扯其中的勋贵、跟着咱打天下的那群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跟着吃了瓜落。

    咱还立下铁碑,给他们定规矩,往后再犯,谁都不饶。

    怕百姓们有了冤屈,不敢来敲登闻鼓。

    咱还专门派人下去,挨家挨户给他们解释,让他们不要怕。

    遇到那些过分的贪官污吏了,甚至于可以让他们,以民抓官,逮到京师。

    咱亲自过问,且百姓无罪。

    纵观史书以来,有几个帝王能做到咱做的这些?

    你它娘的却说咱忘记了百姓,说话不算话。

    说咱用宝钞收割百姓?

    你放屁!!”

    朱元璋情绪激动,单手指着光幕,出声怒斥,双目圆瞪,声势骇人。

    “重八,重八,消消气儿,消消气儿。

    仙幕只是说宝钞的事儿,并没有从别的地方说重八你忘了百姓。

    重八你这颗心是怎么想的,当上皇帝后,对百姓又是如何,我都看在眼里。

    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很清楚。

    重八你自打登基,夙兴夜寐,每日辛劳,从不敢懈怠。

    莫非真的全是为了咱们朱家?

    同样也是心忧百姓,想要让百姓过好。

    为了让百姓过好,重八你做的,真已经很多。

    “爹,爹,您别动怒。

    您做的如何,孩儿也都看在眼中。

    我大明的百姓生活,和之前相比,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元朝时,那才是真正的人间炼狱。

    过的都是睁不开眼的日子。

    硬生生把人变成了鬼。

    父皇您建立大明后,肉眼可见的好起来了。

    北方多少被元鞑子,和战乱糟蹋的荒无人烟的地方,如今都已经焕发出来了勃勃生机。

    百姓安居乐业。

    这些都是父皇您的功劳,也是爱民的表现。”

    朱标也连忙出声相劝。

    朱元璋心中的愤怒与委屈,却并没有因为马皇后和朱标二人的劝说而减少。

    依旧觉得自己很委屈。

    就算不提这些,单就宝钞而言,他也从来没有想过用宝钞,来收割百姓。

    只是觉得宝钞很好用,仅此而已。

    怎么到了这光幕口中,如此好用的宝钞就变得啥也不是了。

    也变成残害百姓了?

    当真胡扯!

    【本up主说老朱用宝钞收割百姓,倒也并非是妄言。

    大明宝钞的贬值迅速,是人所共知。

    洪武八年发行的一贯钞,到了洪武三十五年时,已经只能兑换铜钱七百文左右了。

    随后永乐帝即位,多次用兵,进行北伐。

    以及南征安南,还有修永乐大典,等诸多的大动作,大功绩,也特别烧钱。

    虽然有着郑和下西洋,从海外带来了诸多的财富。

    可是。相对于这巨大的开销而言,依然显得杯水车薪。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大明宝钞这只会下金蛋的鸡,自然不会被忘记。

    一张张的宝钞,被不断的刊印出来。

    花用到各个地方,支撑起永乐盛世。

    但是代价也是很大的。

    其中最为严重的一个后果,便是宝钞迅速贬值。

    到了永乐二十二年,永乐大帝去世时,基本上一贯钞,只值两百文了。

    贬值不可以不快。

    短短五十年左右的时间,一贯宝钞,就已经原本价值一千文,变成了两百文。

    如果单单只是宝钞贬值,倒也好说。

    可是朝廷方面,很多时候依然还是把一贯钞,超当一千文来用。

    这岂不是在极大的剥削百姓,收割百姓?】

    朱元璋听着光幕所言,整个人都显得愣愣的。

    洪武三十五年?

    自己一直到洪武三十五年,才去世吗?

    自己居然……活了七十五岁?!

    这……这也太惊人了吧?

    话说,一直以来朱元璋都觉得,自己活不了太大的年纪。

    能活个六十岁,就已经很不错了。

    哪能想到,自己居然活了七十五!

    如何不让他惊喜?

    更让他感到惊喜的还在后面。

    永乐帝,居然是在永乐二十二年方才去世。

    而光幕也说了,永乐帝是在自己去世后,登基称帝的。

    这必然是自己家标儿无疑。

    毕竟一直以来,在死后的继承人上面,自己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还是吴王时,就已经把自己家标儿,给立为了世子。

    等到登基之后,更是在第一时间里立自家妹子为皇后,立标儿为皇太子。

    自己还一直都在竭尽全力的培养着自己家标儿,让标儿懂得如何处理政务,如何统御群臣。

    朝中的文臣武将,都对标儿非常的信服。

    他的那些弟弟们,也都特别的尊敬标儿这个大哥。

    那么继承自己的皇位的,只能是自己家标儿。

    而自己家标儿,是龙凤元年出生的。

    一直到永乐二十二年方去世。

    自己洪武又有三十五年。

    这么算来的话,自己家标儿岂不是得享寿元六十九年?!


如果您喜欢,请把《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第27章 咱的标儿,居然活了六十九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第27章 咱的标儿,居然活了六十九岁?!并对剧透:从给朱元璋送避坑指南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